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公路交通科技
主办: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SSN:1002-0268
CN:11-2279/U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20126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EI工程索引(2003);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1);期刊分类:交通船舶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36氪专访 | 隼眼科技张慧博士:高性能毫米波雷达(2)

来源:公路交通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交通毫米波雷达在扮演什么角色 隼眼科技所发布的“5H”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作为国内首款基于国产自主核心MMIC雷达芯片研发的高性能毫米波交通雷达

交通毫米波雷达在扮演什么角色

隼眼科技所发布的“5H”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作为国内首款基于国产自主核心MMIC雷达芯片研发的高性能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从最难突破的环节开始逐步解决同类产品核心元器件被“卡脖子”的难题。

近日,在36氪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隼眼科技COO张慧博士的访谈中,张博士详细介绍了交通毫米波雷达的方方面面。

“尽管乘用车和交通毫米波雷达都属于毫米波雷达,并且都采用调频连续波的共性技术,但其技术本身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应用角度出发其差异性会更大。”张博士介绍到:“乘用车的探测距离只要满足250到300米就足够了,探测精度也只需0.3~0.5度左右,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向全车360 度检测和4D成像方面发展。”

“智慧交通体系中只有采用毫米波雷达作为重要感知方式,才能具备全天候感知能力。”张博士明确表示并举例:2021年4月4日凌晨发生在G15沈海高速盐城段致11人死亡19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事故原因系大货车,在紧急避让行车道上的轮胎时,失控冲过中央隔离栏,与对向大客车相撞,这是货车轮胎脱落引发的二次事故,也反映出交通视频监控存在先天不足。

隼眼科技与四川数字联合组队参赛,以全新发布的SDR2000系列高性能毫米波雷达产品,在初赛、晋级赛中均以大比分优势胜出,最终从18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获大赛第一名。

交通毫米波雷达和乘用车产品有何不同

日前,在中国高速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上,隼眼科技与四川数字又联合发布了国内首款基于国产MMIC雷达芯片的“5H”高性能交通毫米波雷达,不但在国产化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产品技术性能上同样有了大幅提升。

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正快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量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出现,毫米波雷达早已被消费者熟知,但在与汽车息息相关的交通行业,智慧交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新产品的落地则远远落后于汽车。

针对目前智慧高速场景的两大痛点,隼眼科技提出的“5H”毫米波交通雷达都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张博士进一步谈到:首先,国家在频段管理的法律法规上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今年 3 月 1 号起,76-79GHz频段用于汽车雷达,那么几乎所有的采用此频段的国外毫米波雷达产品都已经不能在国内使用;其次,国外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完全难以适应国内交通需求,特别是在定制化的需求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改变,已经很难有竞争力;另外,从数据安全的角度,交通传感器24小时连续工作,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采用国产芯片进一步确保数据安全是未来必然的刚需。

5H”智慧交通毫米波雷达基于国产自主核心

其次,由于盲区导致的车牌遮挡问题,“5H”借助超距、超分、超智等特性,过去高速路存在的前车遮挡后车、大车遮挡小车等问题,通过毫米波雷达的双向覆盖被彻底解决,实现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突破。

智慧交通无疑是超大体量的市场,以高速公路为例,据行业数据,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建成11.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毫米波雷达的市场总量将达到2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5%。

行驶在高速和城市道路上,尽管已经安装了大量的交通摄像头,但事实上,无论从交通,还是智慧交通的角度来讲,单纯的视频信号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的要求,对于道路安全的提升也相对有限。

高集成度的雷达MMIC芯片无疑是雷达产品中的核心,但目前的毫米波交通雷达均使用着国外半导体厂商的MMIC芯片,既有禁运和断供的风险,也存在着交通数据泄露的信息安全风险。

张博士继续谈到:“因此视频和雷达二者融合应该是雷达为主,视频为辅的方式,由于雷达天生具备轨迹流的跟踪能力,在测速、测距、方位非常精准,再加上视频擅长的车牌识别、车型和颜色识别等特性,即便在恶劣情况下或者夜间,视频失效的情况下,雷达仍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监测质量,视雷融合到雷视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传统上视频为主的智慧交通建设中,在夜间、天气不良等情况下,由于视频基础的信息很难获取,故雷达信息很难叠加。全天候感知是摆在各大交通集团、各个交通路段管理方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唯有引入高性能的交通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对整个路面的精准感知能力。


文章来源:《公路交通科技》 网址: http://www.gljtkjzz.cn/zonghexinwen/2022/0829/916.html


上一篇:四川成渝高速公路(00107):重组共赢基金并更名为
下一篇:省交通设计院公司2项科技成果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